PG电子
News

PG电子APP新神经生物学分析:揭秘各器官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新研究揭示了多种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器官健康状况差可能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人员提出,运动、久坐行为、饮食、睡眠质量、吸烟、饮酒情况、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可能通过影响特定器官的生理机能和大脑结构来影响心理健康。这篇论文发表在了《自然·心理健康》杂志上。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两种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同时出现,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抑郁症的特点是一直感到悲伤、绝望,对各种活动都提不起兴趣,也感受不到快乐。焦虑症呢,就是过度担心、害怕,还会出现心跳加快、坐立不安等身体症状。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在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特别常见。例如,在患有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比没有这些病的人高出好几倍。
科学家们提出,这种风险之所以增加,可能是因为慢性躯体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背后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还有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增加这两类疾病的患病风险。
研究作者叶艾拉·田(Ye Ella Tian)和她的同事们试图探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们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一部分参与者,把没有严重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和那些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以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人做了比较。
英国生物样本库是一个大规模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也是研究资源库,里面有50多万参与者详细的遗传、健康以及生活方式方面的信息。
它的目的是支持多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全球的研究人员都能使用它。
研究人员从这个数据库中选取了7749名健康个体的数据,以及6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592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9817名抑郁症患者和2041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数据。参与者年龄在4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
研究人员评估了七个器官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血管系统、肺部、肌肉骨骼系统、免疫系统、肾脏、肝脏系统和代谢系统。他们还利用了在评估器官健康状况4至14年后(参与者年龄在45岁至83岁时)通过磁共振成像收集的脑部成像数据。其他评估包括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近期抑郁症状量表)、神经质(艾森克量表)以及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这些评估是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的。
结果显示,对于七个器官系统中的每一个,即使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较差的器官健康状况仍与较高的抑郁症状相关。同样,除肾脏和肺部健康外,较差的器官健康状况与较高的焦虑症状和更严重的神经质倾向相关。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统计模型,表明器官健康状况较差会导致大脑灰质体积减少,进而导致更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研究结果证实了呼吸系统健康与抑郁之间存在这种关联。一个类似的模型表明,大脑白质体积减少在心血管系统健康和焦虑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此外,分析指出,身体和大脑健康状况不好,可能共同在生活方式因素和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该模型提出,运动、久坐行为、饮食、睡眠质量、吸烟、喝酒、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器官和大脑健康,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关系是合理的。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将身体健康、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健康结果联系起来的综合模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在调节(这里也可考虑用‘介导’,与前文表述统一)身心健康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弥合身心二元论的重要一步,”研究作者总结道。
这项研究揭示了身心健康之间的关联。然而,应该指出的是,这项研究的设计无法从研究结果中得出因果关系的推论。所测试的模型本质上属于统计学范畴,勾勒出了一些可能的因果路径,但并非确定性的路径。
论文《大脑、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在身心健康之间的关联路径》的作者是田艾拉(Ella Tian)、詹姆斯·H·科尔、爱德华·T·布尔莫尔和安德鲁·扎莱斯基。